来点 AsyncTalk 的幕后花絮

可能是最能整活的技术播客,没有之一

引子

如果有人某一天突然跳出来,喊着 “ 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技术领域的人们带向下一个高度 ” 这样的口号,不要说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了,我自己都觉得喊这个口号的人是不是有点……魔怔,或者,傻?

但是现实就是这么的有意思,我还记得那是 2021 年 10 月某一天下班之后, Annatar 带着 Sleaf 跑到我跟小鹿的办公区,彼时我跟小鹿正面临着部门调整拆分的事情,并且之前我在跟 Annatar 请求援助来帮忙给小鹿做思想工作让他尽早断念想赶紧敲定转岗,而 Sleaf 则是当天第一次见面,一瞬间我以为是 Annatar 带着小鹿的新主管过来聊工作,结果没想到从 Annatar 嘴里蹦出这么一句堪称中二程度爆表的话,而这也就是 AsyncTalk 这档播客节目的开始。

主播?或者说……话事人?

仔细读过上面一段文字之后,不出意外的话,你应该会愣一下并且开始怀疑我们四个是不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,那么现在可以说的是,在当时我们确实是同事关系,虽然现在已经——甚至在城市与地区层面,我们已经逐渐散开了,当然这也是 Annatar 的音质突然变好的原因之一,他之前非常装逼地跟我们说他买了个大杀器叫做 DJI Mic ,那我只能抱着我的舒尔和雅马哈瑟瑟发抖。

Annatar 和小鹿最早都是跟我同一个部门招进来的,所以彼此之间本身也很熟悉,不过 Annatar 也是最早从这个部门调走的。虽然我们一直在节目里尽量避免提及工作相关的内容,但是有时候因为节目内容的关系,多少还是会触及一部分,那么如果你真的足够闲并且逐字逐句去分析我们说过的只言片语,你大概也能揣摩出来我们在录制节目这段时间各自的工作范围,日常工作的交集,甚至我们的上下班时间,更进一步你甚至还能猜到我们当时是在哪家公司——当然最后一个其实不难甚至不用猜,我们在 X 上都跟大老板有互动。

在我们还能线下碰的那段时间,录节目的方式基本都是,找一个小的会议室,特别小的那种,连桌子都没有,就一个沙发加一个懒人沙发刚好容纳 4-5 个人东倒西歪躺着闲聊的那种小会议室,然后把角落的垃圾桶(带盖子的)搬到屋子中间,把 iPhone 放垃圾桶上面,语音备忘录一开,然后就这么录,所以一直以来都有评论在吐槽我们音质很差,那这确实是作为博客节目的一大缺点。本着不想把工作和私人混在一起的理念,我们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去主动想着找公司里的资源,而且我们手头也没有什么能用的个人资源,也只能苦一苦听众了。除了有一期,那期因为请了 王子亭 过来做嘉宾,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的自我要求也比较高,另一方面,虽然大家都是 90 后,但是在技术话题领域内,他的经历和能力其实都是在我们几个人之上的,我们有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请一个一直仰望着的大佬来做客,期望中是为了尽量能做好一些,于是我厚着脸皮找了隔壁的音频部门,借用了他们的全向麦与录音棚,录制了可能是我们迄今为止成本最高的一期——是的,子亭在当时也是我们同事。

选题还是段子,大纲还是台本,这是个问题

客观来说,以一档播客节目的视角来看,我们每次录制所产生的有效内容的占比都还算合格,基本上最终输出的能占到原始录制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。好的一方面是我们在最早选题的时候会有一个大的池子,每天没事干看到新东西就往池子里扔,到了录制的前几天就捞一个出来做大纲。而差的另一方面,也是我觉得我们几个人有点 “ 搞 ” 的原因,就是我们做完大纲之后就直接开始录了,全部都是临场发挥,我们不会去像那些专业的 UP 主去做那种特别细致的台本,也不会说要提前准备好每个人的观点,更不要说像设计剧情一样地故意制造观点对立——完全没有,都是当场发挥。

不过这也给我制造了一个非常好去发挥搞事能力的环境,因为没有台本的限制,而且在录制的时候也是面对面地聊,所以我吐槽役的属性可以完全地放开,并且能卡在我预期中最合适的时间点来抛或者制造段子。要说最成功的段子,或许还得是 Annatar 的 Bitmap 梗,我可以保证这个梗或许在 Annatar 的余生中将一直伴随着他(笑

播客后期一点都不比视频轻松

非常凑巧的是,因为一些机缘巧合,我手头一直持有着一些演播设备,有专业的控台,也有一些入门的,比如 Stream Deck 。作为或许是四个人中,做流媒体最擅长的那个人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 AsyncTalk 的后期剪辑一直是我独自一手操办。客观来说,配合 Stream Deck 操作剪辑软件,确实是比剩下三位候选人任选其一效率都更高,这也是他们一直比较放心的原因之一。但是从我自己的视角来说,其实给我们这档播客做后期,心智负担还是比较大的。一方面因为收音问题,每次都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降噪处理,复杂一些的时候甚至不得不手动调曲线,而且当时 AI 降噪也还没出来所以这件事情只能手动做,当然还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决定垫一个 BGM 在后面,也是为了盖住一部分消不掉的底噪,尽量让听众在听的时候能稍微舒服一些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本身不是专业的主播,所以类似于 “ 啧 ” , “ 嘶 ” , “ 哈 ” , “ 呃 ” 之类的无意义的口癖是非常多的,再加上我们是不设计台本的,所以有些时候讲着讲着会出现非常多的重复词句、卡顿、口误等等非常影响收听体验的断档,而这些东西是我不太能接受的,于是我会尽可能地把这些内容给修整掉,你可以看一下 这个视频 里的例子,应该能理解我处理的过程和目的。

不过也是因为一个人一直顶实在太累的,所以后面一部分节目是让 Annatar 自己去处理了,相比较而言,他的剪辑粒度就没有这么细,如果把几期节目放在一起听,应该不难分辨出后期剪辑是谁执行的。当然,现在回过头看,我们在这么早期就以我这么细的剪辑粒度执行,对应的产出价值其实可能是有一些不太划算,只能说是我自己的一些蜜汁坚持罢。

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吗?

坦诚来说,上面所述的状态其实是一直持续到 2022 年中后期,但是随着一些其他因素的变动,从那时开始,我们四个人在物理层面的距离越来越远,录节目也变成了线上录制,但是没坚持多久就因为远程录制的效果,制作难度,还有各自的生活与工作安排,导致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没再参与,而 Annatar 作为发起人(以及唯一坚信那句口号的人)一直还在坚持,也是很不容易。

而今天在这里发这段东西的原因,其实很简单,还是同样的,因为一些奇奇怪怪的变动,可以剧透的是,在后面一段时间里,至少我可以开始继续陪 Annatar 一起录 (dui) 制 (pen) 了,他不用再继续单口相声了。如果你对我们这个播客有什么评价或者建议之类的,可以在小宇宙播单里发,这应该是我们各个发布平台里唯一一个支持评论的平台,或者也可以发到这档节目的反馈邮箱 ([email protected]) 里,再或者我们还有 Discord ,也可以去吐吐槽,有兴趣的可以先去关注这个播客节目的发布平台,以后如果还有有意思的幕后花絮我也会不定期在这里发,那么今天大概就是这样 wwww

(另:这个口号我一个彩笔我可不敢喊
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